草魚肝膽綜合癥是繼草魚出血病之后又一預防和治療難度都較大的草魚疾病,草魚肝膽綜合癥的普遍性及造成的經濟損失,甚至已超過草魚出血病,大家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了解草魚肝膽綜合癥的形成原因找準病根,我們才能合理的預防和治療:
01/草魚患肝膽綜合癥的癥狀
發病初期,病魚游動無力,攝食時有“炸窩”現象,攝食后出現竄游或痙攣,外觀無明顯癥狀,有的尾鰭邊緣發白,肝臟顏色略淡,輕微貧血。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魚體色逐漸變得晦暗,胸腹部、鰓蓋、眼眶、鰭基充血,尤其尾鰭基部充血明顯,眼球突出并伴有血絲。有的腹腔有腹水,有的腔內脂肪大量積累,肝臟不同程度地浮腫,顏色呈白色或黃色、土黃色、褐色或局部變成綠色,5~6月以黃肝、土黃色肝居多,8~9月以白肝居多,肝臟失去光澤,質脆,用手指輕敲易碎。膽囊腫大、膽汁充盈,黃肝膽汁顏色較淺或黃色,綠肝膽汁顏色為深綠、黑綠;腸發紅、無食,鰓絲腫脹,黏液多或貧血或充血或糜爛;腎腫,輕敲有水流出。
02/草漁患肝膽綜合癥的表現特征
患肝膽綜合癥的草魚,免疫力十分低下,對環境適應能力非常差,可謂弱不禁風。具體表現在:
1、對天氣變化更加敏感一般來講,當草魚患有嚴重肝膽綜合癥并到了一觸即發的關頭,哪怕天氣只發生微小變化,如多云間陰天、溫度稍有上升或下降或稍感悶熱,就驟然出現死魚或死亡量驟然劇增。
2、對水質變化更加敏感 在各項水化指標中,又以對氨氮和亞硝酸鹽敏感。另外,水體透明度、濁度也會對其產生很大影響,水質太清或渾濁都會引起患病草魚大量死亡。
3、對飼料投喂量增加非常敏感草魚因肝膽綜合癥死亡時,減食后死亡量減少,稍加料就會死亡量增加,如果投喂的是摻假和變質的飼料,甚至不能喂飼,一喂就死。
4、對刺激性外用藥物非常敏感。
5、經不起拉網、轉池、投放中的操作 操作后常引起應激性死亡。經過強化培育,規格較大,患有嚴重肝膽病的魚種,在運輸后死亡率頗高。
6、更容易患寄生蟲病 常見的是指環蟲病、車輪蟲病,并且車輪蟲病反復發生,屢治不絕。更容易感染細菌性腸炎病、爛鰓病和敗血癥。
03/導致草魚患肝膽綜合癥的原因
一、完全不喂青飼料,單一投喂顆粒飼料的池塘。有些農村塘堰沒有配套的飼料地,有些在飼料地上改種了其他經濟作物,所以沒有青飼料。由于完全不喂青飼料,飼料中維生素、粗纖維極度缺乏,營養更加不平衡,當然更易導致肝膽綜合癥而死亡。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也有少數池塘完全不喂顆粒飼料,只喂青飼料,草魚根本不得肝膽綜合癥,這充分證明草魚肝膽綜合癥與投喂顆粒飼料具有因果關系。
二、放養密度過大的池塘。
三、淤泥深、未清塘的池塘和水質差的池塘。這類池塘池底環境差,有毒物質積累,長期溶氧不足,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超標 。常有漁民提出這樣的問題:同樣面積的池塘,投放產地、規格、數量基本相同的草魚種,投喂同一廠家的飼料,在同一時期內,為什么別人投喂飼料的量比自己的多,別人池塘的草魚不死,我池塘的草魚總是死?筆者經過大量調查得出的結論是:總是死魚的池塘,水質一定很差,不穩定;不死魚的池塘,草魚的肝膽也不正常,但水質一定保持相對穩定,生化指標正常。
四、4~8月投飼過猛、草魚生長過快的池塘。投飼過猛、草魚生長過快是草魚患肝膽綜合癥死亡的直接原因。一是從4月份剛開始投喂顆粒飼料時就不經過嚴格訓食,投飼過猛,喂養一個月左右,到5、6月大量死亡;二是為了銷售熱水魚,在5~7月間頻繁加料,投飼過猛,并且幾次輪捕熱水魚后,池中草魚數量已減少,但投飼量不減反增,引起大量死亡;三是在8月白露前后投飼過猛,導致魚種大量死亡。
五、放養多規格草魚的池塘。多規格混養構成梯級放養結構,便于成魚輪捕上市,并在年底收獲成魚的同時,又為下一年生產了大規格魚種,其弊端是小草魚和中等規格的草魚容易死亡。我們有一個誤區,認為大小草魚混養,大草魚肯定比小草魚的搶食能力強,其實,小草魚和中等規格的草魚,身體敏捷,反應靈活,吃食時也不甘示弱,它們在成魚池中的實際攝食量多數超過了自身需要量。另外,在成魚池中投喂成魚料,配養的小草魚吃了顆粒較大的成魚料后,容易引發腸炎。
六、春季對鰓上寄生蟲殺滅不及時、不徹底的池塘。到了5~8月車輪蟲病頻發,繼發性細菌性爛鰓病十分嚴重,迫使漁民在養殖中期不得不反復使用殺蟲殺菌內服藥來治療這些疾病,而養殖中期的草魚肝膽綜合癥已較嚴重,如此反復多次地使用藥物必定加劇草魚肝膽綜合癥的惡化,也就出現了寄生蟲病、爛鰓病、肝膽綜合癥并發,用藥療程不夠會因車輪蟲病、爛鰓病得不到根治而死亡,反復用藥又會因肝膽綜合癥而死亡的兩難境地。
04/治療和預防方案
草魚肝膽綜合癥的治療:減負解毒、保肝利膽、促進代謝、提高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若已經出現肝膽病變;
①、首先,減少投喂量10%-50%,控制飼料投喂,多餐少量;
②、再者,改善水體環境,改底解毒;
③、其次,有蟲殺蟲,有菌殺菌,清除寄生蟲、細菌性、病毒性疾病,進行水體消毒;
④、同時服用中草藥及增強免疫力產品俠肝義膽,連喂5~7天,待死亡情況好轉后,堅持定期使用增強抵抗力拌飼料投喂,喂5天停5天,連喂2-3個療程即可,也可以長期投喂,效果更佳。
預防措施:依目前的飼料水平、養殖模式以及漁民的生產目的,對草魚肝膽綜合癥而言,很難做到“未病先防”。主要是圍繞控料和調水兩個重點進行,具體抓好以下預防工作:
1、清除池底過多淤泥,搞好魚池消毒。
2、保持合理的放養密度。
3、投放規格基本一致的魚種。
4、春季3~5月(在3~4月)殺滅鰓上寄生蟲,盡量減少以后藥物的使用。一是3~4月殺蟲可及早避免因指環蟲、車輪蟲病等在此期間直接導致的魚類死亡,防止寄生蟲對鰓的破壞,大大減少繼發性細菌性爛鰓病、出血病,進而大大減少了養殖中后期的用藥量,也就減少了藥物對肝臟的毒副作用。二是草魚的肝臟經過越冬期后有了很大程度的修復,代謝解毒功能相對正常,可以把藥物對肝臟的毒副作用降至低,加之此時是顆粒飼料的“空檔期”,沒有飼料對肝臟的負擔,所以此時使用多種殺蟲藥對肝臟的損傷小。無論從鰓上寄生蟲的發生規律及危害性考慮,還是從減輕肝臟負擔的角度考慮,3~4月都是殺蟲的時期。
5、池塘水質調控,定期改底解毒、調水穩水、培水肥水,池塘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質。
6、進行青、精飼料搭配喂養,盡可能多地使用青飼料。
7、定期內服中草藥、維生素、多糖、微生態制劑,保肝利膽,調節生理機能,增強免疫力。只有全方位地運用好調控、保1健、預防手段,才能有效預防肝膽綜合癥造成的草魚死亡